和大师的们的思想碰撞 登录 注册
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之二百六十七次


来源:
学校官网

收录时间:
2023-12-01 09:11:14

时间:

地点:

报告人:

学校:
-/-

关键词:

简介:

-/- 87
“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之二百六十七次法国奥尔良大学Michel Faure教授、越南河内科学大学Nguyen Van Vuong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伟研究员学术报告会应我校地学院构造教研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俊来教授的邀请,法国奥尔良大学Michel Faure教授、越南河内科学大学Nguyen Van Vuong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伟研究员将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3年12月1日下午15:30-17:30地点:逸夫楼616  报告题目(1):Geo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ochina and South China blocks报告人:Michel Faure报告人简介:Michel Faure是法国奥尔良大学教授,法国杰出级别教授(法国最高等级教授)。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副主编和C. R. Geosciences 主编。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其研究领域集中在造山带尺度的大地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尤其擅长于构造分析、变形-变质关系、深成岩浆岩岩体侵位的构造控制;对增生造山带、碰撞造山带和陆内造山带均有独特的见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研究地域遍及俄罗斯远东的锡霍特-阿林、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和我国的台湾省华北、华南等地,主要聚焦于东亚中生代大陆及边缘的构造演化。研究手段除了构造地质学外,还包括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构造分析。目前,其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了解东亚和东南亚的三叠纪构造:华南雪峰山陆内造山带,华南与印支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过程,特别是越南东北部的斋河(Song Chay)构造带、越南西北部松马构造带 (Song Ma)、哀牢山和金沙江缝合带。 报告题目(2):Interaction between subduction and mantle plume as a geo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Late Permian- Early Triassic Indosinian orogen: insights from Kon Tum massif in Viet Nam报告人:Nguyen Van Vuong报告人简介:Nguyen Van Vuong是越南河内科学大学教授。毕业于越南河内大学和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曾任越南河内科学大学地学院院长。其研究集中在区域构造演化及其资源和灾害效应方面。通过构造分析、地质年代学、以及区域地质填图等手段对造山带演化、油汽和矿产资源生成的构造控制因素进行解析。近年来,其主要将工作集中于印支造山带的蛇绿岩形成年代、构造变形样式和历史、岩体侵位时间和过程、构造控矿、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越南地震以及越南成油远景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报告题目(3):蛇绿混杂岩基质组成的时空不均一性及其构造内涵--以滇东南-越北为例报告人:林伟报告人简介:林伟,男, 1968年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岗位教授。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副秘书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中、小、微尺度的构造解析,了解造山带及其前陆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野外工作涉及特提斯构造域及中亚造山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19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120篇被SCI 收录。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研究生记学术报告一次! UNESCO Chair on Deep-time Digital Earth and Mineral Resources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科技处

购买下会员支持下吧...用爱发电已经很久了 立即购买

更多讲座报告

邮件提醒 短信提醒

本文节选自学校官网,仅提供聚合查看,所有立场、观点等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