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的们的思想碰撞 登录 注册
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中科院物理所翁红明研究员:拓扑材料数据库及其机器学习研究


来源:
学校官网

收录时间:
2024-11-12 14:35:38

时间:

地点:

报告人:

学校:
-/-

关键词:

简介:

-/- 81
报告题目:拓扑材料数据库及其机器学习研究报 告 人:翁红明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主 持 人:赵宇军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2日(星期二)15:00报告地点:物理楼(18号楼)二楼213室学术报告厅主办单位:物理与光电学院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摘要:拓扑能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固体物质电子态的拓扑分类越来越丰富和细致。基于能带反转物理图像建立的有效模型揭示了其微观机理和本质。能带波函数的对称性分析为丰富拓扑态的种类,计算拓扑不变量和理解拓扑效应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定量工具,发展出了对称性表示理论和拓扑量子化学理论等。高通量电子结构计算筛选了所有已知的晶体材料,诊断了其拓扑分类,并建立了拓扑材料数据库,极大促进了拓扑材料的发现。但是如何将物理的微观机制和物理参量变成直观的化学图像和材料经验,对于探索和设计全新的拓扑材料至关重要。基于数据分析的机器学习,可以发现和建立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加深理解材料的结构、组分和性质及其相互影响。通过机器学习对拓扑材料数据库中的几万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较准确的材料拓扑分类,并给出影响拓扑性质的重要的结构特征和组分特征等,与哈密顿模型中的微观物理量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为寻找和建立材料化学经验与物理机理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指引。 报告人简介:翁红明,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凝聚态物质科学数据中心主任。2000年获得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学位,2005年获得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方向的研究工作,一方面致力于计算方法和程序的开发,另一方面着重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50余篇,被引用29000余次,h-因子66。先后获得基金委“优青”、“杰青”项目资助,还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奖,陈嘉庚科学奖(排名第三)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等。其“理论预言并实验发现外尔半金属”的相关工作入选英国物理学会“物理世界2015年度十大突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物理2015年度八大亮点工作”,科技部“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等。2018年该工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Physical Review”系列期刊125周年纪念论文集。

购买下会员支持下吧...用爱发电已经很久了 立即购买

更多讲座报告

邮件提醒 短信提醒

本文节选自学校官网,仅提供聚合查看,所有立场、观点等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