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海韵大讲堂】第二百三十九期 大洋-陆架海相互作用的波动过程
- 来源:
- 学校官网
- 收录时间:
- 2023-11-29 08:58:07
- 时间:
- 地点:
- 报告人:
- 学校:
- -/-
- 关键词:
- 简介:
- -/- 83
报告人:吴辉,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9: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冯涛,副教授/副院长报告人简介:吴辉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河口动力学、近海动力学及海洋数值模拟技术发展,在河口和陆架海动力过程开展了多年工作,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报告简介:在行星效应作用下,罗斯贝波、中尺度涡等大洋内区动力信号西向传播至陆架边缘。经典地球流体力学理论认为,陆架海域地形坡度形成位涡屏障,使这些波动信号难以传入近岸水域。然而大量事实表明,大洋信号可以突破陆架位涡屏障,导致陆架海域的海面变化、环流和跨陆架交换等过程,对近海动力和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东海海域,终年北向的内陆架台湾暖流受西太平洋边界流区的总体海面坡度所驱动;而北美中大西洋湾近岸海平面随~200km外中尺度涡旋撞击陆架坡折而显著波动。针对这些现象,报告人突破传统陆架波动和环流理论中-平面和半地转近似等局限,提出“-平面捕获地形波”和“陆架外波动信号入射-反射”等新动力学理论,阐释了大洋信号突破陆架位涡屏障、影响近岸海洋动力的机理。系列成果可为预测全球变化的区域海洋响应等提供新思路。
购买下会员支持下吧...用爱发电已经很久了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