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明尼苏达大学韩宗祜博士:面向器官移植的长周期器官冷冻保存技术
- 来源:
- 学校官网
- 收录时间:
- 2024-12-23 09:10:14
- 时间:
- 地点:
- 报告人:
- 学校:
- -/-
- 关键词:
- 简介:
- -/- 60
报告题目:面向器官移植的长周期器官冷冻保存技术报 告 人:韩宗祜(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报告时间:2024年12月25日(星期三)下午15:00—16:30报告地点:广州国际校区D1b-110报告厅主办单位: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韩宗祜博士现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2022年获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生物冷冻保存技术权威专家John Bischof教授。韩博士专注于组织和器官的低温保存技术。他的研究重点是推进低温保存技术,特别是针对人类肾脏,通过开发可扩展的玻璃化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温保存引起的损伤,从而实现器官的长期储存,为器官移植争取更长的时间周期。韩博士与临床医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了哺乳动物器官(大鼠肾脏)的可重复性冷冻保存,实现了长达100天的肾脏储存、复温及移植。该工作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并登上Science封面。韩博士已在Nature Comm.,Nature Medicine,Advanced Science等综合科学和生物医学技术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8篇。 报告摘要:器官长期储存可以消除器官移植中的时间限制,而玻璃化保存理论上可以实现器官的无限期储存。尽管几十年前就首次成功实现了兔肾的玻璃化保存,但由于在复温过程中出现的结冰(即去玻璃化)和/或裂纹问题,导致无法可靠无损地复温完整器官,同时保持其活性和功能。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复温速率不足和/或复温不均匀。为克服这些限制,我们使用了一种称为“纳米复温”的技术,通过交变磁场远程加热灌注在器官血管中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实现对玻璃化保存肾脏的快速且均匀复温。纳米复温大鼠肾脏被移植到双侧肾切除的受体中,所有移植肾脏均表现出快速再灌注和尿液生成。在术后两周后,所有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通过大鼠肾模型,我们首次实现了器官的可重复成功玻璃化保存、长达100天的长期储存、复温及移植,且这些器官恢复了完全的肾功能,并能独立维持移植受体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方法提供了均匀复温,具有扩展至更大器官的潜力,为临床器官储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