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的们的思想碰撞 登录 注册
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超级陶粲装置项目进展


来源:
学校官网

收录时间:
2023-10-21 17:05:55

时间:

地点:

报告人:

学校:
-/-

关键词:

简介:

-/- 40
报告摘要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已经非常成熟,其中QCD理论在高能量下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在高能向低能过渡的能区,以及低能区的QCD理论由于强相互作用的“非微扰”性质导致预言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且需要被实验检验。此外,现有的标准模型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宇宙中观测到的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需要高精度实验测量,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的CP破缺来源。为了挑战这些基本问题,我们建议建造一个对撞质心系能量为2至7 GeV, 对撞亮度大于0.5×10^35 cm^-2 s^-1(比目前正在运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高两个量级,且5-7GeV为全新能区)的超级tau轻子-粲强子装置(STCF),在“非微扰”强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这将使得我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继续保持在陶-粲能区物理研究领域引领世界。报告人将重点介绍该实验装置上的物理研究亮点、相关建造上的技术挑战及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郑阳恒,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日本KEK的Belle实验合作,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夏威夷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工作,其间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MS实验以及美国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200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团队,并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合作,从事粲强子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BESIII实验的粲物理组组长,物理协调人、执行委员会委员、共同发言人等重要岗位。2016年加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实验。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目前正在积极推动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实验“超级陶粲装置”项目,并担任项目的副经理。

购买下会员支持下吧...用爱发电已经很久了 立即购买

更多讲座报告

邮件提醒 短信提醒

本文节选自学校官网,仅提供聚合查看,所有立场、观点等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