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的们的思想碰撞 登录 注册
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山东大学文渊讲堂第三期 | 巫鸿谈“空间中的美术”:三个历史情境,三种研究方式


来源:
学校官网

收录时间:
2023-11-01 12:02:55

时间:

地点:

报告人:

学校:
山东大学

关键词:

简介:

-/- 108
一、内容提要: 本次线下系列讲座分三场,以“空间中的美术”为总题,以三个不同的案例对象,来演说其基于三个不同历史情境的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式。 二、主讲人 巫鸿,著名美术史家、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他于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并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创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时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和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中国大陆赴美学者获得上述荣誉的第一人。 巫鸿教授的研究兴趣跨越了中国传统美术和当代艺术两大领域,并且在这两个领域内同时产出了大量的著述、策划了众多的展览。其相关学术论著,覆盖了中国古代美术、现当代艺术、美术史理论与方法等多个层面。 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中国艺术史学家之一,巫鸿教授在四十余年的研究生涯中,一向致力于通过审视、挑战和重新定义西方艺术史中的相关概念,来开发解读和撰述中国艺术史的新方法。他以创新的跨学科方法探索艺术话语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文化、社会政治和艺术语境中汲取研究素材;他以中西传统的历史实践为基础,将各自独立的领域整合为新型的艺术史叙事,并倡导一种新的全球艺术史。 三、讲座内容 第一讲 “敦煌:探寻神域与圣容” 1.时间: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14:30-16:30 2.地点: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二层报告厅 3.主持人:方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 4.与谈人:武绍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第二讲 “唐墓:黄泉下的山水画” 1.时间:2023年11月9日(星期四)14:30-16:30 2.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二层报告厅 3.主持人:李清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4.与谈人:王方晗(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 第三讲 “清宫:皇帝的镜子与镜像” 1.时间:2023年11月13日(星期一)14:30-16:30 2.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二层报告厅 3.主持人:李清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4.与谈人:赵丹(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四、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 五、承办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购买下会员支持下吧...用爱发电已经很久了 立即购买

更多讲座报告

邮件提醒 短信提醒

本文节选自学校官网,仅提供聚合查看,所有立场、观点等不代表本站立场。